免費
在全球化發展與 “一帶一路” 倡議推進的背景下,中國設計在國際市場的探索中積極尋求突破與創新。面對傳統產品標準在非洲市場 “水土不服” 的困境,中國設計師以獨特的視角提出 “換道超越” 理念,不再局限于沿用西方或國內現有的標準體系,而是立足非洲實際需求,著手構建全新的分布式能源標準體系。
IXDC有幸邀請到定律先生,圍繞其在非洲市場的設計實踐中“換道超越”的探索、設計實踐面臨的挑戰與應對、中國設計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及全球競爭中的優劣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且極具啟發性的交流。
Q:您的設計實踐案例,是如何體現“換道超越”的中國設計探索的?
在非洲產品市場的設計實踐中,我們發現中國原有的產品標準多由西方制定,在向非洲輸出產業時遇到困難,如非洲電力多為分布式直流電,無法適用中國基于交流電的能源標準 。于是我們提出“換道”,即重新建立非洲獨有的分布式能源標準,不再沿用西方或中國原有的標準體系。通過與加納總統、尼日利亞科技部長等高層溝通,從頂層設計出發,幫助非洲建立新的能源標準,并輸出與之配套的產品系統和生態,擺脫了以往設計產業跟隨西方的模式,實現了從標準到產品的“超越”,這便是“換道超越”在中國設計探索中的體現。
Q:您在設計實踐中遇到過哪些主要挑戰?又是如何克服這些挑戰的?
主要挑戰在于改變非洲現有的標準認知和接受新的標準體系。由于以往非洲可能受西方標準影響,且中國原有的標準不適用于非洲的實際情況,如非洲建設交流電成本極高,難以承受。同時,推廣新的標準涉及與非洲各國高層溝通,需要極強的邏輯和清晰的闡述方式。 克服這些挑戰,我們選擇從頂層入手,與加納總統、尼日利亞科技部長、加納大使等多次溝通,構建清晰的邏輯,詳細為他們計算經濟賬,說明沿用西方標準的高成本以及采用我們提出的分布式能源標準對非洲發展的益處,讓他們明白其中的優勢,最終獲得認可,聯合建設非洲的能源標準。
Q:您如何看待當前中國設計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當前中國設計在全球產業鏈中已具備一定基礎和優勢。中國擁有超過200個產業聚集地,形成了獨特的產業和供應鏈生態,這是其他國家沒有的;大基建使得中國擁有全球最便宜的物流成本;工業規劃推動新基建發展,帶來良好的網絡平臺和數據聯網條件 。然而,以往中國設計產業多是跟隨西方的模式發展,在標準制定等方面缺乏自主性。但隨著如在非洲市場進行標準換道等實踐探索,中國設計開始嘗試擺脫跟隨,在全球產業鏈中逐漸從參與者向規則制定者轉變,影響力也將逐步提升。
Q:中國設計在全球競爭中,有哪些獨特優勢和需要提升的地方?
獨特優勢方面,一是產業優勢,中國有超200個產業聚集地,形成了完善的產業和供應鏈生態;二是物流優勢,國家大基建降低了物流成本;三是網絡與數據優勢,工業規劃推動新基建發展,提供良好的網絡平臺和數據聯網條件。 需要提升的地方在于,中國設計不能再照搬西方的模式和標準,在向“一帶一路”等國家輸出時,要針對不同市場設計獨特的路徑和標準體系,而不是先有產品再考慮市場適配;設計師要跳出固有圈子和過去的目標,站在更高視角思考人類未來發展,提升自主創新和標準制定能力。